展会新闻

展会新闻网站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新闻 >

2026中国山东温室大棚展览会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网站管理员日期:2025-08-13 10:19:13

2026中国山东温室大棚展览会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将于明年初夏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汇聚全球智慧农业前沿科技的行业盛会,不仅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技术交流与商贸合作的平台,更通过展示智能温室、精准灌溉、无土栽培等创新成果,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该展会正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引擎。
展会的核心展区将集中呈现三大技术革命:首先是环境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配合AI算法实现自动调节,使作物生长环境始终处于最优状态。据参展企业北京华农科技透露,其最新研发的"智慧温室大脑"可将能耗降低30%的同时提升产量25%。其次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突破,以色列Netafim公司将展示第五代滴灌系统,通过压力补偿式滴头实现每株作物的精准给养,节水效率达70%以上。更引人注目的是垂直农业解决方案,上海绿立方带来的模块化种植塔采用LED光谱调控技术,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传统种植的8-10倍,特别适合城市近郊的"菜篮子"工程。
展会的国际化程度创下新高,来自荷兰、日本、以色列等15个国家的86家企业将展示其尖端技术。荷兰温室三角洲联盟带来的全玻璃温室模型,采用双玻层设计配合地源热泵系统,即使在北方严寒地区也能实现全年生产。日本三菱化学则首次公开展示其光转换薄膜技术,可将紫外线转化为促进光合作用的特定波长红光,显著提升番茄等作物的糖度积累。这些创新技术与中国本土研发成果同台竞技,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技术融合态势。
特别设立的"数字农业专区"成为本届展会最大亮点。华为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5G网络连接田间设备,构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大疆农业展示的无人机遥感监测平台,配合多光谱相机可提前7天预测病虫害爆发风险。山东省农科院带来的数字孪生系统,能对温室运行状态进行三维仿真和产量预测,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这些数字化解决方案正在改变传统"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推动农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配套举办的"智慧农业高峰论坛"将汇聚国内外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将作《设施农业与粮食安全》主题报告,指出智能化温室可将土地利用率提升3-5倍,对保障"菜篮子"供给具有战略意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范登博教授将分享"植物工厂2.0"技术路线图,预测到2030年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将占都市农产品供应的15%。这些前瞻性观点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已经显现。潍坊市在展会预热阶段就签约了12个智慧农业项目,总投资达27亿元,预计可新增8000个就业岗位。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与荷兰公司合作建设的50公顷智能温室群,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6亿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扩散效应,通过展会搭建的"产学研"对接平台,去年展出的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已在山东省推广3.2万亩,平均增产18%。
面向未来,展会组委会宣布将建立"365天不落幕"的线上对接系统,通过VR展厅和技术数据库持续促进产业交流。随着《"十四五"全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这场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实践的农业盛会,正在书写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能。参观者不仅能看到当下最先进的种植模式,更能窥见未来农业的雏形——那是一个数据驱动、生态循环、高效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新纪元。

Copyright ©2026中国(山东)温室大棚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版权所有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凯旋大街1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0808号-1联系电话:18008324039邮箱:5760305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