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济南,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正以蓬勃的现代农业科技姿态迎接全球目光。2026年8月,备受瞩目的第二届山东济南温室大棚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即将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这场以"同聚泉城·共赢未来"为主题的行业盛会,将汇聚全球顶尖农业科技力量,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设施农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之一,本届博览会预计展览面积将突破5万平方米,较上届增长40%。来自荷兰、以色列、日本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参展企业将带来最新技术成果,覆盖温室建造、环境控制、智慧灌溉、无土栽培等全产业链环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展会首次设立"碳中和温室"专题展区,集中展示光伏农业一体化、碳足迹监测等前沿技术,呼应中国"双碳"战略下的农业转型需求。
技术创新将成为本届博览会的核心亮点。据主办方透露,多家国际龙头企业将首发革命性产品:荷兰某知名企业研发的"动态光配方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自动调节光谱,预计提升产量30%;以色列公司将展示全球首款商用"气雾栽培机器人",实现从播种到采收的全流程自动化;国内科研团队则带来"相变储能调温膜",通过纳米材料技术将温室能耗降低50%。这些创新成果的集中亮相,标志着设施农业正从机械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跃迁。
同期举办的"全球设施农业高峰论坛"将邀请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跨国企业高管,围绕"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数字农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特别设置的中东欧专场对接会,将为国内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搭建高效平台。据组委会介绍,上届博览会促成技术转移与合作项目金额达12.6亿元,预计本届将实现更大突破。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济南作为展会永久举办地具有独特优势:山东是设施农业大省,全省温室面积达300万亩,产业基础雄厚;济南坐拥齐鲁工业大学等7所农业高校、12家省级以上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密集;京沪高铁与济南国际机场构成的"2小时交通圈",可便捷辐射全国市场。展会期间,组委会还将组织参观章丘智慧农业产业园、莱芜植物工厂等示范项目,让与会者实地感受"济南方案"的实践成果。
对于中小农户而言,博览会特设的"实用技术推广区"将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包括模块化组装温室、低成本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现场还有农技专家手把手教学。来自寿光的蔬菜种植大户王建国告诉记者:"去年参展找到的自动卷帘系统,让我的大棚冬季用工减少三分之二,今年准备来升级环境控制系统。"这种"大企业秀肌肉,小农户得实惠"的良性互动,正是展会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
在配套活动方面,组委会创新推出"未来温室设计大赛",面向高校师生征集零碳温室方案;"巾帼新农人"路演专场将展示女性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独特贡献;首次引入的VR体验区,让观众"穿越"到2050年的垂直农场。这些设计既体现专业深度,又兼顾大众参与性,预计将吸引超过8万人次观展。
全球设施农业协会主席马克·范德伯格通过视频表示:"中国市场的创新活力令人惊叹,济南博览会已成为观察行业风向的重要窗口。"随着RCEP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更多东南亚采购商将组团参会,展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国内某上市公司已提前预订300平方米展位,其海外事业部经理透露:"我们自主研发的温室光伏系统已出口17个国家,希望借这个平台接触更多国际客户。"
从大会筹备情况看,数字化服务全面升级:通过展会APP可实现供需智能匹配、在线洽谈预约;首次采用的数字孪生技术,可实时呈现各展区人流热力图;会后还将生成专属数据报告,帮助参展商精准评估效果。这些创新举措背后,是主办方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博览会"的战略布局。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2026济南温室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观察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窗口。正如展会主题"同聚泉城·共赢未来"所昭示的,这里将见证产学研各方的智慧碰撞,感受传统农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八方来客汇聚于此,不仅寻找商机,更在交流中凝聚共识: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共同答案。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0808号-1联系电话:18008324039邮箱:5760305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