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网站首页 > 展会资讯 > 行业动态 >

2026山东济南温室大棚博览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引领温室大棚经济时代新机遇
来源:网站管理员日期:2025-10-29 09:27:40

2026年6月16日-17ri ,本届博览会以"科技赋能·绿色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突破2.8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参展企业,专业观众达5万人次,现场签约金额超50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温室大棚专业展会。

**一、规模空前,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本届博览会首次启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全馆,设置了智能温室设备、新型覆盖材料、环境控制系统、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等八大主题展区。荷兰、以色列、日本等设施农业强国组团参展,其中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带来的"植物工厂4.0"系统首次亮相中国,其采用的全光谱LED补光技术和AI生长模型引发行业关注。国内龙头企业如京鹏环球、华科资源等均带来最新研发成果,山东本土企业参展比例达35%,凸显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二、技术创新成最大亮点**
在核心展区,多个"全球首发"技术集中亮相。山东农业大学研发的"零碳温室"系统通过光伏幕墙与地源热泵结合,实现能源自给率达90%;中科三安展示的"垂直农业塔"采用模块化设计,单位面积产量可达传统温室的8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尔卡奥斯推出的农业物联网平台3.0版本,实现了从环境调控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已在全国23个现代农业园区落地应用。

展会上发布的《2026中国温室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我国温室大棚面积已突破300万公顷,其中智能化温室占比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8%,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在高峰论坛上透露,山东作为"设施农业第一省",2025年温室产业综合产值已达1800亿元,寿光、兰陵等主产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就业超百万人。

**三、产业升级催生新业态**
博览会特别设立的"都市农业体验区"成为观众打卡热点。济南本土企业"蔬香门第"展示的"阳台温室套装",将NFT水培系统与智能家居结合,可实现手机远程种菜;青岛海诺推出的"教育温室"已进入全国200多所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堂。这些创新应用显示,温室产业正从传统生产向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领域延伸。

跨境电商专区同样表现抢眼。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展会期间温室相关产品询盘量同比增长210%,山东金鹏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的智能卷膜机获得东南亚客户300台订单。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秘书长指出:"中国温室装备的性价比优势明显,随着RCEP深入实施,出口增长空间巨大。"

**四、政策红利释放发展动能**
博览会同期举办的"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传出重要信号。农业农村部宣布将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专项行动",未来三年重点支持100个县域发展智慧温室集群。山东省则推出"绿色农房"计划,对改建智能温室的农户给予每平方米40元补贴。济南市借此契机签约12个重点项目,包括投资15亿元的商河县设施蔬菜产业园,预计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金融创新同样值得关注。中国农业银行在展会上发布"温室贷"专项产品,针对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最长8年期贷款;中华保险推出的"温室综合险"首次将极端天气和市场价格波动纳入保障范围。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产业升级的金融门槛。

**五、人才培育体系加速完善**
与往届相比,本届博览会新增"产学研合作专区",28所农业院校现场发布142项可转化成果。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共建的"设施农业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计划三年培养500名复合型技术人才。多位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行业技术含量提升,智能环境调控师、农业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需求激增,月薪普遍达1.5万元以上。

**六、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在"碳中和温室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农科院提出的"光伏+温室"标准体系引发热议。参展企业普遍采用可降解薄膜、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江苏绿港的循环农业系统实现水肥利用率达95%。国际设施农业协会主席视频致辞时强调:"中国在生态型温室领域的探索,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温室大棚产业的最新成果,更勾勒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设施农业的广阔前景。随着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温室经济正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融合科技、文化、旅游的复合型产业蜕变,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山东样本"。可以预见,在政策推动、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温室大棚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

Copyright ©2026中国(山东)温室大棚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版权所有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凯旋大街1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0808号-1联系电话:18008324039邮箱:5760305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