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网站首页 > 展会资讯 > 行业动态 >

山东温室大棚将继续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网站管理员日期:2025-08-27 14:54:49

山东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近年来温室大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平原,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齐鲁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现象背后,是山东独特的自然禀赋、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山东温室大棚快速发展的基础。山东地处北纬34°至38°之间,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长达2200-2900小时,特别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寿光为例,这里年平均气温12.4℃,无霜期长达195天,为温室作物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同时,山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尤其是鲁西北平原地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黄河、小清河等水系纵横交错,为温室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这种"天时地利"的优势,使得山东的温室大棚能够实现高产高效。
政策扶持为山东温室大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山东省政府将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对新建标准化温室大棚给予每亩最高2万元的补贴,对智能温室建设给予30%的财政补助。各地市也因地制宜推出配套措施,如潍坊市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温室大棚升级改造,临沂市对连片建设100亩以上温室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金融支持方面,山东省创新推出"大棚贷"等金融产品,解决农户资金难题。土地政策上,允许设施农业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简化审批流程。这些政策"组合拳"有效降低了经营主体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建设积极性。
科技创新是山东温室大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长期致力于温室技术研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寿光,最新型的第七代日光温室采用双层中空玻璃覆盖,配备自动卷帘、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系统,实现了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农户通过手机就能远程监控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等指标。生物技术方面,山东研发的抗黄化曲叶病毒番茄品种、耐低温黄瓜品种等,显著提高了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通过技术创新,山东温室蔬菜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品质也明显提升。
完善的产业链条为山东温室大棚提供了强大支撑。经过多年发展,山东形成了从种子种苗、设施建造、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年交易量超过900万吨,为温室产品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物流配套方面,山东高速公路网发达,冷链物流体系完善,能够确保新鲜农产品快速运往全国各地。在深加工环节,山东拥有20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将温室生产的初级农产品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这种"产加销"一体化的模式,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整体效益。
丰富的种植经验是山东温室大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山东农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温室种植技术。在潍坊、临沂等地,几乎每个村都有几位"土专家",他们精通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能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当地形成的"传帮带"传统,使这些经验得以快速传播。政府部门也定期组织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下乡指导,帮助农户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这种技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模式,使得山东温室大棚的管理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为山东温室大棚注入了活力。除了传统的家庭经营,山东还探索出合作社、企业化运营等多种模式。寿光市稻田镇的"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实现了规模效益。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的方式,建设现代化温室园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济南市章丘区还出现了"共享大棚"的新业态,城市居民可以租用温室地块体验种植乐趣。这些创新模式满足了不同主体的需求,推动了产业多元化发展。
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山东温室大棚蓬勃发展的直接动力。与传统大田种植相比,温室大棚的收益要高出数倍。以种植番茄为例,一个标准温室(约1亩)年产量可达3万斤,按均价2元/斤计算,年收入6万元左右,扣除成本后纯收入超过3万元。一些种植高端品种或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的温室,收益更为可观。在寿光、莘县等地,许多农户通过经营温室大棚实现了增收致富,盖起了新楼房,开上了小汽车。这种实实在在的收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户投身温室种植。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山东温室大棚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冬春季节,北方市场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十分旺盛。山东温室大棚正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同时,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山东温室通过标准化生产,能够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近年来,一些温室基地还发展起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电商平台的兴起,则为温室产品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
当然,山东温室大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部分地区存在盲目扩张现象,导致市场饱和;一些老旧温室设施落后,亟需升级改造;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温室抗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正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智能化、集约化的现代温室,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山东温室大棚必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为现代农业建设贡献更多"山东经验"。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设施农业,山东温室大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自然禀赋、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市场拉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山东温室大棚不仅改变了当地农业生产方式,也为全国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展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山东温室大棚将继续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http://www.ciiesp.com/

Copyright ©2026中国(山东)温室大棚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版权所有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凯旋大街1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4050808号-1联系电话:18008324039邮箱:576030584@qq.com